您的位置::津南农业网 >> 龙须草

一粒种子改变种植结构立筋草

时间:2022年07月07日

一粒种子改变种植结构

去年3月,山西省神池县东湖乡苍洼村村民冯永明给在太原工作的同学打电话求助,想办法找关系购买50公斤“张杂谷6号”种子。这一年,“张杂谷6号”谷种在神池县一种难求,从每斤六七十元涨到了120元。

冯永明心里有笔账,地里种上“张杂谷6号”,寻常年景可以收获300多公斤谷子,每公斤谷子按市场4元的行情,可以最多收入1400元,如果种上胡麻,每亩地收获75公斤到100公斤,每公斤胡麻6元钱,一亩地最多可以600元。

“张杂谷6号”生长期短,结合地膜覆盖技术,使得山西神池、偏关等冷凉县域的薄地也可以种植谷子了,并且产量还可观,加上这几年,小米价格的提高,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新增长点。

“谷子比起其他小杂粮,产量本身就高一些,又耐寒、适宜性广。”省种子总站推广研究员姚宏亮说。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种子和农艺技术结合,改变了这些地区不能种植谷子的历史,调整了山西冷凉地区的种植结构,成为山西谷子种植面积增大的原因之一。”省农业厅技术推广站站长杨军说。

为此,省农业部门曾经召开现场会大力推广这一种子和农艺技术结合的集成技术,提高粮食产能。

据了解,山西忻州市偏关县于2003年引进了“张杂谷子”试种并获成功。

农业部门数据表明,该种子适地性强,较当地谷子常规品种可增产34%左右。2011年偏关县种植“张杂谷”10万余亩,总产量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33%,成为张杂谷子全国种植第一县。

2013年,种植规模11万亩,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58%,谷子直接创收1.6亿元。2014年该县以谷子加工企业和小杂粮合作社为龙头,继续扩大张杂谷子的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全县百亩以上种植户3户,50亩以上种植户77户,播种面积占全县粮播面积的1/3,而产量占到全县粮食总产的1/2,据偏关县农业局调查统计,2014年种植张杂谷的亩效益比玉米多1408元,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同时,偏关县政府将这一作物的种植列为一县一业加以推动,出台政策为农户免费提供地膜、种子、肥料等,大力推广优种优法、地膜覆盖、平衡施肥、立体种植、旱作节水等农业实用技术。

偏关县位于山西省西北边陲,是黄河入晋第一县,北依长城与内蒙古清水河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隔河相望。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其生产的张杂谷子碾成的小米色鲜、粒大。口感可以和历史名米沁州黄媲美。

为此,该县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将该地生产的小米申报成为中国绿色食品,并注册了规划了“塞上香”小米、“万世德”小米、“黄河·长城·老牛湾”牌小杂粮等商标和品牌,为该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活力。

本报记者 吴晋斌

责任编辑:王伟

疲劳试验机设备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转系数试验机

汽车零部件多通道疲劳试验机

友情链接